飞博网-你的生活小助手

山西大唐美食有哪些

山西大唐美食种类丰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山西美食:

浑源凉粉: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立夏之日北征至恒山脚下,饥渴难耐时,随从薛仁贵速命火头军将薛家府秘制的凉粉奉上。唐王李世民御享后,饥渴顿消,精神焕发,龙颜大悦,特赐封为浑源凉粉,由此得名。

莜面栲栳栳:

民间传说,隋文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纳,被贬为并州(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时,不料身怀六甲的李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李渊滞留该寺,常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老方丈用莜麦面做了形似“蜂窝”的食物,李渊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所以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主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来,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象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故将窝窝改称为“栲栳栳”。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熙皇帝巡行路径闻喜时,闻喜官绅为迎接圣驾,遍选名师治宴。

不烂子:

不烂子本来的原名叫做“拌子”,这样大家会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把食材搅拌在一起的一种食物吃法,而不烂子的做法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之所以山西称“拌子”为不烂子,是因为山西这边的地方人民在民间流传的叫法中渐渐将“拌”的读音拆了开来,之后“不烂子”一名便流行开来。但是山西大同这个地方有的人则称不烂子为“馈垒”,大同灵丘县则称不烂子为“奎lui或奎lv”。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背后都有美丽的故事,体现了山西丰富的美食文化和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