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立冬时节有许多特色美食可以品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冬美食:
羊肉汤:
在浙江,立冬的早晨特别寒冷,大部分人都喜欢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暖暖身子。传统的羊肉汤是使用羊骨和羊肉熬制而成,其中加入了姜、大葱、花椒等辅料,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特别适合冬季进补。
柿子:
立冬之后,天气逐渐寒冷,人体内的阳气逐渐消退,宜多吃一些暖身的食物。柿子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浙江盛产柿子,柿子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传统上将柿子去皮后晒干,成为“柿饼”,富含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还能开胃、生津、润肺。
小米粥:
立冬的天气寒冷,人们的胃口也会随之下降。此时,喝一碗小米粥可以温暖胃部,促进消化吸收。传统上,小米粥是将小米洗干净后,加入清水煮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枣、糯米等食材达到更好的效果。
鲫鱼:
在浙江,立冬吃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风俗。鲫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传统上,将鲫鱼宰杀后,配上很多的姜、葱、蒜、豆腐等烹饪,口感清香、鲜嫩,既可以温暖身体,又有预防疾病的功效。
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团子:
团子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有苹果一般大小。团子的馅料丰富,包括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等,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铜锅羊肉:
立冬后,口福高。铜锅羊肉是浙江立冬时节的传统美食之一,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最适宜于冬季食用。
栗子:
栗子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还可以加工成栗子鸡罐头、栗子羹、巧克力、代乳粉、栗子蜜饯等风味食品,以及做各种糕点的馅料。
白萝卜:
白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带辛辣味。本草纲目称之为“蔬中最有利者”。
鸭肉:
鸭是为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民间还传说,鸭是肺结核病人的圣药。
糍粑:
糍粑是一种传统的浙江小吃,由糯米粉、水和白糖制成,有着柔软细腻的质感和甜而不腻的味道。可以搭配各种配料,如芝麻、红豆沙、花生等,吃起来十分美味可口。
饺子:
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换时间,而立冬是秋季和冬季的交换,所以有了吃饺子的习俗。
金华火腿:
在浙江金华,每年从立冬到立春,腌制工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金华火腿,进入最忙碌的腌制时节。温度适宜,数百万只火腿开始上盐,接下来的一个月,需要上5到6次盐;再清洗、晾晒、发酵,前后8道工艺、48道工序,历经四季轮回,最终成就美味,呈现绛红的色泽和独特的鲜香。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还能在寒冷的立冬时节为身体提供温暖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