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博网-你的生活小助手

清明节哪天回吃哪些美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吃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美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明节美食: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莲蓉等馅料蒸来吃。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是清明时节的最佳小吃。

艾粄:

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和青团的原料一样,也用糯米和艾草汁。形状上略有不同,多会压成扁圆状。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清明节吃馓子深受世人喜爱,但由于南北方的差异,做馓子用的材料也不同。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

螺蛳:

清明前后,螺蛳肥壮,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

粽子:

虽然粽子最早是寒食节的食物,但现在在塘栖、长兴、吴江一带仍盛行清明吃粽子的风俗。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桃花粥:

古人还会在清明节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熬成一碗桃花粥。

鸡蛋:

在清明节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清明节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画或者是雕刻。

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南方闽东是畲族聚居地。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在清明节期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当地的习俗选择合适的美食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