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美食习俗。以下是一些三月三常见的非遗美食:
青团:
在广西等地,青团是三月三的传统美食。传统做法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现在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的做法。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其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得名。制作原料由香糯米及红兰草、紫兰藤、栀子、枫树叶等天然植物组成。每逢农历三月三、清明节等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乌米饭:
乌米饭是壮族的一个传统习俗,用枫叶熬成紫乌黑色的水,然后放糯米进去泡染,直至煮熟成乌色的糯米饭。三月三的前后几天,家家户户都飘着枫叶糯米饭的清香味。
蕉叶糍:
蕉叶糍是三月三的传统美食之一,用糯米做成,吃起来有芭蕉叶的香味,糯米也非常的可口。
艾叶糍:
艾叶糍是三月三的主要传统美食之一,艾叶有着独特的清香味,做出来的艾叶糍很受当地人喜爱。
蒿子粑:
蒿子粑是用青蒿这种野生天然植物制作而成的,与古老的“上巳节”紧密相连。传说这一天吃蒿子粑可以驱邪避灾。
荠菜煮鸡蛋:
荠菜煮鸡蛋是汉族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天是轩辕黄帝的诞辰,吃鸡屎藤也成了纪念这位伟大始祖的一种方式。此外,荠菜煮鸡蛋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人们会在这一天通过吃荠菜煮鸡蛋来祈求财运和健康。
鸡屎藤粿仔汤:
在广西北海,三月三吃鸡屎藤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传统。鸡屎藤其实是一种植物,具有独特的清香。当地人会将鸡屎藤的叶子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精心制作成鸡屎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屎藤粿仔汤,清甜可口。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是三月三传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